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背民族的織錦文化

宋遼金西夏時期,是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政權爭戰的時期。金遼元時期貴族統治階級的奢侈靡費,為歷代所罕見。他們對高檔絲織品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偏愛和需求,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絲綢生產,絲織品的種類日益增多,其中以加金織物最具時代特色。
  加金織物主要有織金、繡金和印金,其中尤以納石失織金錦的技術和藝術成就為最高。織金錦本為波斯特產,元代蒙文中稱為“納石失”,是波斯語“Nasich”的譯音。它是一種用金線顯示花紋而形成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織錦。所採用的金線有片金和圓金兩種,具體製作方法為:先將黃金打成金箔,用紙或動物表皮作背襯,再切割成強絲線的片金;也可將片金纏繞在一根芯線之外,即成圓金。織金錦的織造技術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對明清流行的緞織物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北方遊牧民族酷愛織金錦,因為北方寒冷少水,周圍的色彩較單調,唯有猶如太陽光芒般金光燦爛的金色,給生活在廣漠中的人們帶來一絲生機。因而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的上層達官貴人的衣著崇尚用金,並以此顯示他們的財富和地位。

  最先由契丹族建立的遼代統治者,不僅從懦弱的宋朝手中以歲貢的形式獲取大量的絲綢,還從以河北定州為中心的北方絲織生產地掠取大批工匠為他們生產錦綾等高檔絲織品。從新近發現的大量遼墓(如內蒙古慶州白塔塔頂、耶律羽之墓等)中出土的織物來看,其織繡品量大藝精,實在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這件出土於慶州白塔的聯珠膺獵紋屬於遼代晚期繡品,原是包裹經折的經袱。該繡品用紅色的四經絞羅作繡地,以平繡為主要針法,上下各有兩條聯珠直帶作欄,中間為一個黑地白珠的團窠聯珠圓環,聯珠之中是一個面形方正、鬍鬚往兩邊外翹的契丹族獵人。只見他騎著馬,頭戴棉帽,身穿棉袍,腳著身穿棉袍,腳著棕色靴,兩手高擎獵鷹。這種鷹當地稱為“海東青”。其餘空隙中散佈著各種與佛教相關的雜寶紋,有雙錢、珊瑚、法輪等。這種將唐朝流行的膺獵紋與佛教有機結合的做法,是契丹人在吸收漢文化和中原高超的絲織技藝基礎上,極力體現本民族草原風格的產物。

  女真族也是一個酷愛加金絲織物的民族。1988年,黑龍江阿城巨源鄉原上京城故地發現了金代齊國王完顏晏夫婦合葬墓。該墓是目前為止金代最完整衣飾實物的一次發掘,被譽為“東北馬王堆”,其中就有大批用織金錦縫製的衣袍褲裙。從該墓出土的男女織金錦袍所使用的金線都是將純金箔狹條加撚後包卷於芯線上,而形成金光的圓金線(也稱撚金線)。

  織金錦的鼎盛期則在元代。據《馬可·波羅遊記》所述,當時元代的蒙古貴族不僅衣著滿身紅紫細軟、組織華麗的納石失金錦,就連日常生活中的惟幕、被褥、椅墊等都為納石失所制,無一例外,甚至連軍營所用的帳篷也是由這種織金錦製成的,綿延數裏,場面十分壯觀。

  元朝統治者在統一中國的征戰中,打了勝仗之後,就進行了屠城,但唯獨不殺手工工匠。那些被俘虜和徵調的工匠,有時多達幾十萬名。在元朝官營手工場中,除了滅宋後,從江南挑選的十餘萬絲織工匠(蒙古人稱之為“巧兒”)外,還有一大批是蒙古軍隊在西征時從中亞擄來的穆斯林工匠,他們中有不少人是織造織金錦的高手。這些不同民族的工匠被安置在同一地區無償地進行生產勞動。他們相互交流,共同推進了織金錦技術的推廣和提高,也使得這一時期的北方絲織物在織造及紋樣上都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

  這件卷草地對獅雙頭膺錦,是蒙古建立元朝之前(我們稱這一時期為蒙元時期)生產的一件織金錦佳作。在卷草紋地上佈置以兩種花式的團窠:一種團窠內為雙頭膺,這些雙頭膺在西元12~13世紀時流行於中亞和歐洲各國,但此處的雙頭膺較矮並且造型也較簡單;另一窠內則為對獅紋樣,雙獅側身回首相對,頭上的鬃發和兩耳如冠,其尾盤繞於後腿之間。這兩種紋樣在蒙元時期頗受喜愛,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
返回列表